首页 > 发现 > 行业新闻 > 激励的艺术

激励的艺术

2021/5/14 0:00:00

企业成败,关键在人。人才已真正成为组织赢得竞争的最重要资产。正如拉姆 查兰所说:CEO要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

精华速读

1、走出激励的误区:

  • 领导者永远在寻找具有自我激励的人,却忽略了自我激励也是需要培养的

  • 领导者们往往更看重结果而对团队成员求全责备,批评多过于赞美与欣赏

  • 领导者们将目光放在“钱”上,以薪酬等物质激励作为团队激励的终极目标

2、掌握激励的艺术:

  • 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采用与组织愿景相牵引的激励方式

  • 突破传统激励的深井,掌握多元化的激励艺术

    ①信任团队,学会授权

    ②持续及时地认可团队,学会赞美

    ③创造包容理解的氛围,支持团队成员的想法

 

企业成败,关键在人。人才已真正成为组织赢得竞争的最重要资产。正如拉姆·查兰所说:CEO要像管理资金一样管理人。

 

而对激励的关注古已有之,从有历史记录开始,领导者们就不断通过恐惧式、诱因式以及态度式等多种方式,探索吸引他人合作的意愿。

 

然而,激励问题却始终是让领导者困扰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业务持续性增长,如何对人才进行有效地激励管理,积极发挥人的主观创造力、有效激活个体潜能,成为目前企业和领导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激励的误区

 

然则,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实际管理中的领导者,却不可避免地走入了团队激励的误区:

 

误区1、领导者永远在寻找具有自我激励的人,却忽略了自我激励也是需要培养的

 

 

我们会听到一些CEO或者高级管理者总是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要寻找的是能够自我激励的人才,如果一个团队成员自身积极性不够,缺乏热情,这样的员工就不应该出现在我的公司/团队里。成熟的人才不需要我想方设法去激活他。”

 

何为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一种思想态度,即个人不需要外界干预的激励手段,就能为设定的目标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

 

那么,人的自我激励是天生的吗?自我激励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自我激励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思维习惯,正如其他习惯一样,自我激励可以通过学习而养成。

 

作为今天的领导者,你所面对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知识丰富的职场人士,他们往往会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激励来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领导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自我激励。领导者有责任帮助团队成员成为自我激励的人、培养他们自我激励的能力,从而有效利用他们的才能和努力去达成组织的目标。

 

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你必须为团队的自我激励提供良好的条件、机会和环境。能够成功地培养自我激励人才是有效领导者的特征,这是每个领导者的必修课。

 

图片

 

  

误区2、领导者们往往更看重结果而对团队成员求全责备,批评多过于赞美与欣赏

  

 

曾有企业高级管理者这样说:“批评是我对员工最大的柔情”。现在企业的领导者在面对团队成员,并对他们的工作行为进行反馈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心态或采用这样的方式。

 

领导者在追求达成组织业绩的过程当中,对结果的要求往往是力求完美的。而当团队成员最终的交付没有达到领导者理想的结果或其中的行为出现偏差时,不免会遭到管理者的“批评”,而他们在任务交付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热情投入、全力以赴却被不可否认地经常被忽略掉了。

 

而这个与领导者期待尚有差距的结果,或许是因为团队成员的阅历、经验、亦或相关能力尚未成熟,领导者应该适时停下脚步,去思考和关注,帮助团队成员提升并鼓励他们,为大家树立信心,才是真正激励团队不断进步的核心。

锦囊妙计:Feedback or Feedforward

 

Feedback具有事后反馈的效果,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你会察觉下属的话变得越来越少,我们不知不觉进入一种艰难维系的对话情景。

究其原因,我们观察到feedback往往是对于事后的反馈评价,当给予负面评价的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彼此对抗的情绪。

如果我们换之以“谈未来的期望”的角度来谈反馈,也就是Feedforward的方式,那围绕着期望、未来的共识便很容易达成。Feedback和Feedforward的差异所产生的效果差异是巨大的。

 

 

误区3、领导者们将目光放在“钱”上,以薪酬等物质激励作为团队激励的终极目标

  

 

毫无疑问,薪酬等物质因素的确是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一个长期且稳定的薪酬计划对吸引、保留优秀人才是非常关键的。然而,以“金钱”作为团队激励是否是最有效、是否可持久呢?

 

研究表明,人在物质激励下,能发挥自身50%-80%的能力;在适当精神激励下,能发挥80%-100%、甚至超过100%的能力。由此可见,“钱”并不是最好的激励方法,因为钱所起到的激励作用是短时性的,来自精神的激励则更持久。

 

正如彼得·德鲁克提到的:“经理人必须真正地降低物质奖励的必要性,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诱饵。如果物质奖励只在大幅提高的情况下才产生激励的效果,那么采用物质奖励就会适得其反。物质奖励的大幅增加虽然可以获得所期待的激励效果,但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以至于超过激励所带来的回报。”

 

 

掌握激励的艺术

那么,企业和领导者究竟如何做,才能激发员工心中的小宇宙、进而挖掘和发挥出他们身上的无限潜能呢?

 

一、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采用与组织愿景相牵引的激励方式

  

 

纳尔逊激励公司的总裁鲍勃·纳尔逊指出,通过调研和研究发现,员工将“顺利完成工作的赞赏”、“工作过程中的良好感觉”、“对个人问题的关注”等列在了个人激励需求最重要的位置,而非企业和领导者认为重要并采用的那些传统激励方式,如高工资、晋升、发展机会等。因此,你需要首先了解团队成员的个人需求和激励期待。

 

沟通是了解团队成员的重要方式,沟通可以带来理解和信任。经过观察和沟通,领导者可以发掘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目标、梦想和欲望,理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动力和情感,并在接下来帮助团队成员将个人需求转化为可见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融合。领导者应当鼓励团队成员在工作中时刻把自己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紧紧联系,激励大家为达目标不懈努力,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当团队成员找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他们展现出的创造力和潜力将超乎领导者的想象。这种愿景式激励正是取得高效业绩并达成组织成功的最佳途径。

 

知识卡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著名心理学学家马斯洛把人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如果希望激励某人,就必须了解此人所处的需要层次,然后着重满足这一层次或在此层次之上的需要。

 

 

 

二、突破传统激励的深井,掌握多元化的激励艺术

  

 

  • 信任团队,学会授权

 

我们不得不承认,信任的力量实在太大了。古语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员工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前提首先是领导者的信任。

 

领导者对团队的信任表示充分了解成员的工作及生活的各种情况,以及大家的性格特点等。它不仅能增进团队之间的协作力,更将助于团队创造奇迹,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业绩的目标。

 

信任团队,学会授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授权可以让下属感到自己担当大任,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尊重,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感到自己受到了上司的偏爱和重用。在这种心理作用下,自然会激发起被授权的下属的潜能,甚至为上司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意即为此。

 

同时,大量实践表明,给予团队成员领导项目的机会可以锻炼员工在困难时刻激发大家做出更多的贡献。领导者应当具有这样的意识,挑选高潜力的团队成员,让他们参与领导能力培养计划,创造一系列由参与者设计和领导的项目必然也是对团队成员有效的激励方式。

 

图片

 

 

  • 持续及时地认可团队,学会赞美

 

员工在工作中是否感受到被重视是工作态度和员工士气能有效展现的关键因素。

 

杰克·韦尔奇曾说:“我的经营理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看得见,摸得着,还能数得清。”意思就是,当团队成员完成某项工作,或某个阶段性任务时,领导者都可以毫不吝啬地给予认可,这便是对大家工作成绩的最大肯定。

 

认可的及时性也非常关键。即使是团队成员中一个小小的工作行为改善,如果都能得到上级的认可,那这将对团队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领导者们要知道,持续、及时地认可是团队激励的一个秘密武器。

 

在每天工作结束前,领导者花几分钟给表现优秀的团队成员发条简短的微信、或者每周工作结束时在他的桌上留一张便条纸,对他们表示称赞,他们将会受到莫大鼓舞,工作成效也将大幅提升。

 

企业实践案例:拜耳

为了给员工注入热情与力量,拜耳制定了新的绩效和奖励机制,同时进一步增强“信任”和“授权”文化。拜耳定义了3个着力点:

  • 更好的对话—引导员工关注最重要的事,强调灵活性、协作和信任;

  • 更好的领导力持续地建设领导力,让员工能获得需要的鼓舞和指导,以发挥最佳绩效和全部潜力;

  • 更好的认可及时奖励和激励员工的贡献和所创造的价值。不仅对员工的工作结果进行认可,还要对他们的行为、态度、价值观进行认可。

 

  • 创造包容理解的氛围,支持团队成员的想法

 

强烈的个人观点,强势的表达,总觉得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对方才能做出更好地判断,这是领导者的通病。领导者要擅于创造包容理解的团队氛围,支持员工的创造性建议,充分挖掘员工的聪明才智。

 

在这个过程中,当团队成员工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大家排忧解难,这将帮助他们在出现差错时,能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团队取得成绩时领导者及时的关注和肯定将进一步激励员工,其干劲会更足。

 

通过支持激励的方式,尊重团队成员的人格和创新精神,让员工大胆去工作的方式,往往会带给领导者意想不到的结果。

 

图片

 

结  语

真正持久有效的激励是一种全面的人生方式,是一套鼓舞人心的人生哲学。真正起作用的激励方式一定是有针对性的,领导者应该首先从自身的态度着手,这样你才能充分理解这种内在的、持续的激励方式。

 

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从而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来源:管理王牌

暂无信息

关注公众号

你可能喜欢

深圳市炎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9年 xyz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9120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