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能力提升 > 十个改变人生的思维方式,学会一个就能自我蜕变

十个改变人生的思维方式,学会一个就能自我蜕变

2021/7/20 0:00:00

当你觉得黑暗无法忍受之时,也就是距离光明最近的时候。

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男子说:「我真的很想上医学院,但那至少需要7年 —— 7年后我就 50 岁了!」他的朋友反问:「如果你不去学医,7年后会是多少岁?」
故事以忍俊不禁的方式,讲述了无可辩驳的事实:无论我们做或者不做,改变或者停滞,时光都会不遗余力的前行,人生永远无法倒带。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如果你对生活现状不满,那么改变永远不晚。不要让当下的处境,限制对未来的想象,而是尽力突破内心局限,从改变观念开始,朝向更好的可能。
本期特别分享十种底层思维方法和处世哲学,让你拥有不一样的视角和格局。永远不要放弃你真正想要的,改变虽难,但后悔更甚。

 

当你觉得黑暗无法忍受之时
也就是距离光明最近的时候

 

 

 

NO.1
放弃完美,转而追求卓越

Forgo being a perfectionist

Perfect doesn't exist

 

图片

 

很多人喜欢以「完美主义」者自居,认为这是追求卓越的体现。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在完成任务和目标时喜欢追求极致。但也习惯在制定规则时不留任何余地,难以容忍任何失误。出发点是想把事情做的更好,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图片

 

因为现实有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一旦与预期有所偏离,就容易半途而废,进而自暴自弃。因此「完美主义者」通常很难开始,或容易中途放弃。

 

「完美」只存在于我们的计划和想象之中,世间根本不存在「完美」按照预期发展的事情。一旦开始行动,必然会被打破。当你意识到完美并不存在,会拥有更加轻松包容的心态。

 

 

我们应该从完美主义者,成长为追求卓越者。后者清楚地明白:想要进步,必须接受可能的失败,把过程中的挫折视为获得经验和成长的契机。

 

只有起伏的螺旋式上升,才是事物发展及自身成长的正常状态。只要你愿意为改变做出努力,不断向更好的方向前进,最终会离理想越来越近。这不是鸡汤,坚持绝对是一个不可抵抗的力量。大部分人没能获得成就,就是因为中途轻易的放弃。

 

 

 

NO.2
停止比较,重新定义自己

Don't compare your own life

with anyone else's

 

图片

 

弗兰西斯 • 培根曾说:「Stop Comparing Your Life. Start Living It.」我们总习惯在比较中,确认自己的价值。嫉妒和失落也随之而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粉饰完美的社会中。看看媒体上各种模特和名人,完美的脸孔,讲述着胜利和成功的故事。生活中不快乐的重要来源,是认为其他人的生活比我们更好。

 

 

 

但请记住:单一侧面永远不能告诉你背后全部的真相。你永远不会知道化妆间数小时的化妆,以及那些PS拯救的缺陷,还有「英雄」曾经的不安和失败(除了那些已经克服的)。

 

因此,当将自己的情况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时,就是在将自己的完整现实,与对方的单一面进行比较。

 

 

无论表面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辉煌幸福,你永远都不知道对方内心曾经历或发生什么。每个强者也曾和你一样,在艰难和不安中挣扎,只不过,他努力度过了那个阶段。

 

真相永远在那儿:没有人是完美的 —— 包括你也包括我。所以请停止用比较的方式定义自己。努力活成风景,而不是在别人风景里仰视。

 

 

 

NO.3
正视过去,才能改变未来

Address the choices

you've made in the past 

and change the choices

you'll make in the future

 

图片

 

海德格尔说:「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他的生存在于他的选择,然而又有无可选择的世界摆在面前。」

 

我们在一系列主动和被动的选择中,构成了自己生活的世界。包括目标的工作、身边的朋友、生活的环境等等,绝大部分都是选择的结果。

 

 

重要的不是曾经的选择是否正确,而是能否把这种选择的生活,过出属于自己的意义。以及从选择结果中获得智慧,再次选择时朝着内心真实期望,而不是安全的方向做出取舍。

 

需要调整的不是生活,而是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会直接决定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你。如果你期待不同的结果,请从不同的选择开始。

 

 

 

 

 

NO.4
 诚实表达,而非刻意隐瞒

 Speak up with honesty and 

stop holding back

what you think

图片

 

很多人在临终前最后悔的事之一就是:从未认真倾听过内心的声音,和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迫于环境和自我保护,我们往往习惯在生活中瞻前顾后,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置于可能带来的冲突和争议之下。认为坦诚直白,会迎来他人审视或敌意的目光,甚至可能失去友谊。

 

 

 

但唯有因坦诚和真实交到的朋友,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因此这也是绝佳契机,帮你过滤本不值得在意的虚伪关系,赢得不会后悔的人生。

 

坦诚是一切信任的基石。世上没有什么值得你压抑自我,委曲求全。只要愿意以善意的方式,真诚的表达和沟通,会发现事情比想象的简单得多。

 

 

 

 

NO.5
承认失败,但不轻言放弃

Acknowledge your losses and 

move on to your success

 

图片

 

生活中充满各种得失成败。很多事情不可能努力就会成功,因为努力之外还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复杂因素。因此失败的经历在所难免。

 

成功和失败的区别在于: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的少一次,失败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的多一次而已。真正的「失败」,只有在你选择放弃的时候。

 

 

「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途中生出翅膀。」「坚持」就是认定实现过程中必然遭遇挫折。而以积极的态度承认失败,运用智慧吸取经验,才有可能再度前行,拥有全新的可能。

 

永远不要让成功冲昏头脑,或被失败彻底打击。每个人真正面对的最大考验,是内心所设定的一切,只有它是影响你向迈向目标的唯一要素。

 

成功者绝不是永不失败的人,而是永不言弃的人。

 

 

 

 

 

NO.6
定义你的不是失误,而是领悟

Remember that it's not

how many mistakes

you've made but what you

learn from them that defines you

 

图片

 

我们需要接受一个事实:自己不会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无论多么智慧或谨慎,很多时候事情总会不尽如人意。

 

失败的经历,很容易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之中。

 

但请记住,不要轻易让曾经犯过的错误,定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认知是在不断的激励当中,逐步走向成熟的。接受曾经的错误,肯定自己付出的努力。在这个前提下,才有动力反思和领悟,重新出发。

 

 

要知道,内耗才是最消耗人的。面对错误越是自责,越难以做出改变,越容易自暴自弃。唯有自我谅解,才能把精力用于行动上,而不是跟愧疚、懊恼、后悔的情绪作斗争。

 

错误并不意味着失败,只代表着你在尝试和学习。如果你从未犯错,只能证明你始终停留在熟悉的舒适区,根本没有做出尝试和突破。

 

 

 

 

 

NO.7
选择原谅,但请屏蔽伤害

Forgive those who have hurt you

but change who you surround

yourself with

 

图片

 

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被他人有意或无意伤害的经历。这些负面的记忆,影响着我们对世界和他人的看法,也时刻消磨着我们的意志和精神。

 

正面的态度是,把经历的伤害视为吸取的教训。如果有人给你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或伤害,可以选择原谅和遗忘,并将TA排除在你的生活以外。无论任何时候,请远离垃圾人。

 

 

也许我们很难改变他人的想法或作为,却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朋友圈。与真正理解、支持和信赖,能让我们比现在更好的人在一起,共同成长。

 

任何人的存在都自带磁场,会不自觉影响到周围的人。正面积极的心态,会相互影响,因此你可以通过主动选择,最大限度屏蔽伤害,调整心态。

 

 

 

 

 

 

NO.8
提升境界,视野决定格局

Nurture your mind with great thoughts

for you will never go higher than

you think

 

图片

 

「你思考什么,就会成为什么。」视野决定了人生可能达到的高度,因为它决定了我们的目标与追求。

 

一个可悲的事实是:人人都有梦想,但有时候你的梦想,不过是他人的起点。因为正是眼界和视野的局限,阻碍着我们的每个决定和选择。

 

 

 

到底是眼界决定了地位,还是地位决定了眼界?从奋斗的历程来看,一定是前者,眼界和思考决定了行动的目标和实现的脚步,也决定了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深度和广度。

 

视野广阔才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境界。很难想象目光短浅,视野局限之人,会有所成就。

 

 

你不会比思想走的更远。当你拥有更广阔的视角和境界,才有可能做出有更智慧的选择。

 

 

 

 

 

NO.9
拓展边界,方能有所成就

Find success at the edge of

your comfort zone

 

图片

 

舒适区,是指应对世界时惯用的思维模式。它更像是「习惯区」而非真正的「舒适区」。因为很多时候它并不尽如人意,只不过我们抗拒改变。

 

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在面对陌生和未知时,都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的影响,这些前进的阻力,让我们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愿突破。

 

但事实是,如果没有变化,停留在舒适区很难获得心智成长和内心认同,带给心理安慰往往极为短暂。长此以往,改变动力和自我评价都会走低。

 

成长的动机,源于自我追求和社会期待之间的张力。只有在不断突破和改变之中,才能有所成长,拥有不一样的体验,才可能获得更持久的幸福。

 

 

合适的态度是,不要排斥,而是在适区域的边缘逐渐拓展和探索。如果你渴望拥有你从未拥有过的东西,那就需要尝试你从未做过的事情。

 

 

 

 

NO.10
简化生活,更能聚焦重点

Eliminate the unnecessary and

cultivate the essentials

 

图片

 

物质和信息的丰富,让环境日趋复杂。各种现实矛盾、工作压力、生活重担等,让生活空前的混乱和窒息。

 

如果渴望以简洁纯净的方式,来调节释放精神空间,获得解脱和自由,实现更高层次的精神和物质追求。

 

 

最重要的是摒弃多余之物,那些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繁琐的步骤,无意义的社交等。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认清什么是值得真正投入时间精力维系的,人物亦然。

 

这是去芜存真的过程,只有抛开繁杂,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的需求,才能懂得珍视生活中的重要之物。

 

 

简化外物的态度,能够帮你迅速聚焦生活本质,达到「不为外物所累」的理想状态。你会获得充裕的时间精力,专注于真正热爱和重要的事上。

 

从物质到精神,人生每个维度都可以删繁就简。当分心事物少了,你会逐渐将精力集中于最重要的事情和选择上,让生活真正向着好的方向前进。

 

图片

 

 

 

 

来源:丹尼尔先生

暂无信息

关注公众号

你可能喜欢

深圳市炎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9年 xyz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9120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