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发现 > 能力提升 > 稻盛和夫: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稻盛和夫: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正确的思维方式

2021/10/18 0:00:00

当你的思维方式达到了一定层次,你就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你也将拥有别开生面的人生。

一、何谓思维方式?何谓正确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所谓“思维方式”,是指一个人心中对于人生和事业的思想态度。

 

“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哲学、人生观、判断基准,人心中抱有的思想、所持有的价值观。

 

优秀的思维方式能够让人心想事成。所以说,思维方式”正是决定人生、改变命运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良性的思维方式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它强调与人合作共赢。
充满善意、体谅他人、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做事认真、努力勤奋、毫不利己、抑制贪欲、心怀感恩。这些品质都属于正确的、良性的思维方式。

 

 

二、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你的思维方式

 

1、人生因思维方式改变而改变

 

在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引下努力奋斗,人生必有好报。
 
我在演讲时经常引用中村天风先生的话。无论在精神领域还是哲学领域,天风先生都可谓是影响我一生的人物。
他曾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的未来光辉璀璨,我的人生将美好、光明且幸福。要抱有这样的信念,以富有建设性的积极态度,乐观开朗地思考人生。切不可阴郁重重、消极厌世。
 
这个道理我用下述方程式来说明:人生的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
 
针对“只具备普通能力的人,怎样才能度过美好的人生”这一问题,我通过自己切身体验所作的答复,就是这个方程式。
在这个方程式中,首先看到的是“能力”,这不仅指人的头脑聪明与否,而且包括人的身体条件,比如运动神经是否发达、体力和健康状况如何等,多数是与生俱来的素质。
“自己学了也不得要领,做了也没效果,是缺乏能力吧。”有人这么想。我自己也是这样,初中升学考试失败,大学升学考试落第,就业时进不了好企业,因此我的能力或许也不强。
但是,第二,“热情”可以由自己的意志决定。于是我就想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能力或许真的不强,但热情却可以不输于人,我就这么想。比起头脑聪明而不愿努力的人,我虽不聪明,但我想在干劲、热情方面做到不亚于任何人。
 
第三,就是“思维方式”。

 

正如中村天风先生所言,人生由我们如何思考来决定。

 

绝不能对自己的将来抱悲观的态度。自己的未来中,玫瑰色的好运正在等候,相信这一点非常重要。
燃起希望,满怀信心向前进。天风先生说,美好的未来正在等待着自己,你抱着这种信念去生活,这本身就会使你的人生幸福顺畅。
图片

 

天风先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思维方式”。
他甚至说“思维方式”本身就等于人生。然而,人们不懂这一点,因而迷惘困惑,不能愉快地度过人生。天风先生就是这么说的。
我认为他说得非常中肯,所以在这个方程式里,我把“思维方式”作为最重要的要素。
下面,就这个方程式再作更详细的说明。人生是“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三个要素的乘积。对能力的评价可从0~100分之间打分。
比如,一个人头脑不聪明,低于平均值,只有30分。但他发奋努力,工作时比别人勤奋几倍,热情可打90分。那么30乘90就得2700分。
另一个人,头脑聪明,能力有90分,因为他聪明,可以考进一流大学,但是他却因此认为:
“像别的笨蛋一样努力工作简直就是傻瓜,让那些上不了学的人,让那些笨人像拉车的马一样拼命干活就行。”
如果他这么想,他的热情只能打10分。那么10乘90只得900分。
比起那些能力优秀却不肯努力的人,自知能力不强因而发挥热情拼命努力的人,他们所获得的成果可以遥遥领先。
“思维方式”从-100~+100分。玩世不恭、性情乖僻、每天尤人,这一类“思维方式”就是负数。乘上负数,人生结果整体就成为负数。
假设一个人能力很强,热情很高,但他怨世恨人,否定真挚的人生态度,他的人生结果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数。
相反,持有正面的思维方式,抱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能力差些,也能获得美好的人生结果。

 
2、思维方式对了,人生才能顺畅

 

我还经常引用中国古书《阴骘录》中的名言警句。
 
人生并非早已注定的定数,人生或许存在命运,但命运并非不可更改的宿命。倘若发愿,便可改变。
 
《阴骘录》的作者是袁了凡,自从他一心向善后,其命运便开始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通过不断帮助他人,使其自身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个故事,我不知讲过多少次。从《阴骘录》中,也可以看出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我经常说:做好事就会有好的结果,做坏事就会有坏的结果,这就是因果报应,一般用“善因生善果,恶因生恶果”来表达。

 

这一点就是来自《阴骘录》

 

而这个因果报应中的“因”,就是原因。这个“因”,由我们活着时候的所思所想所构成。我将我们这种所思所想称为“思念”。这个思念就会造业。

 

我们往往会认为:“不就是随便想了一想吗?”但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的。

 

我们的所思所想往往就会成为原因。像怨恨和痛苦这样的事情,只要想一想,这种想法就全部会成为原因。

 

有了原因就一定会有结果。正如俗话所说,“有因必有果”。

 

就是说,只要有原因,这个原因就一定不会保持原因的状态,而是会产生相应的结果。

 

我想再重复一次思念造业,这个业就是业力。业力造就原因,而一旦有了原因,就一定会有结果。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个法则呢?

 

请大家一定要认识:

 

思善行善,就会有好的结果。相反,如果思恶行恶,就会有坏的结果。

 

 

图片

 

 

思善就是以正确的思维方式思考,思恶就是以负面的思维方式思考。
 
然而,即便我们说一个人的起思动念是在造因,然而在现实中还是会有非常多的人对此并不认同。
更有许多人会感到疑惑:“为什么那些作恶多端的人会获得成功,大发横财,而那些行善慈悲的人却会备受苦难?这个世界实在是太不公道了。”
事实上,一个念头到它最终实现,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并不是今天产生的一个善念,明天就立刻会得到善果。
有时候,如果我们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维度来观察,最终还是不会超出这个规律。
至少在我的身边,那些曾经被誉为时代的宠儿,受到世间高度评价的杰出经营者中的许多人,由于急功近利,心怀不轨,最终都满身伤痕地悄然退场。
而与之相反,那些看似简单朴实,但是却能够兢兢业业、辛勤努力的人,却都能够一直到晚年都确保人生的幸福。
当我们俯视时代长河时就会发现,所有人的荣盛兴衰,都取决于其自身的思维方式。
 
三、如何保持正确的思维方式?
1、以“作为人,何谓正确?”进行判断

哲学的根本就在于“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句话。

“要正直”、“不可撒谎”、“不可骗人”、“要信守承诺”、“要关爱他人”,等等,这是孩童时代,父母和老师教给我们的最朴实的道德观。

 

很多人会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但实际上,恐怕没有人百分之百地实践了这些道德观吧。

 

不断地用“作为人,何谓正确?”来扪心自问,拿出勇气,把正确的事情贯彻到底。这一点非常重要。

 
2、任何事,以善意、乐观开朗的角度看待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从正面和善意的角度去解读。这点非常重要。

 

如果以负面情绪看待人和事、感觉一切都充满恶意,则人生就会渐渐陷入黑暗。

 

即便别人真的对自己抱有恶意、想陷害自己,也要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一笑了之。就算别人觉得自己“是不是脑子有问题”也无所谓。

 

以这种方式处世的人,或许会遭到别人的蔑视——“那家伙真是个傻瓜,居然碰到这样的事都不发火”。

 

这种充满恶意的中伤之语其实无聊至极,完全不用在意,一笑而过即可。

 

话虽如此,但我自己也还未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被人嘲笑或蔑视时,我也会心生恼怒。

 

但我一直在努力,尽量不把人和事朝着坏的方向解读——“那个污蔑我的人多么可悲啊。他也许是因为精神世界贫乏,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像这样,把对别人的愤怒转化为对别人的怜悯,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像这样以乐观开朗的视角看待人和事,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美德。

 

 

3、拼命工作能够塑造正确的思维方式

 

 

所谓人生,就是磨炼灵魂、磨炼心灵的“道场”。

为了磨炼灵魂,首先需要的是拼命工作。拼命工作对磨炼灵魂最为有效。我从自己切身经验中坚信了这一条。

 

从27岁创建京瓷以来的52年间,我一直拼命地工作。公司可能破产,这种危机感逼迫着我。决不让公司倒闭,要让员工幸福,要让公司繁荣,抱着这种想法,我不知疲倦,拼命工作

 

没有闲暇思索多余的事情,没有功夫抱什么杂念妄想,只是拼命地、一心不乱地工作。这就是提高我自身心性的最好的方法。

正如禅宗的僧人通过不断修行达到开悟的境地一样。抛弃一切杂念,全身心专注于工作。

 

比如,修建恢宏建筑的木匠师傅,烧制精美陶器的陶艺家。当在电视、广播以及报纸杂志中看到、听到有关他们的报道时,我们就会钦佩他们所达到的那种崇高的境界。

 

这些人终其一生,聚精会神,投身于工作。他们并没受过高深的教育,也没有博览群书。他们只是每日每日,日复一日,不发牢骚,没有怨言,一味埋头于自己的工作。

 

在这些人的一言一语中,透露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观和丰富的人性。他们讲出的深刻的话语犹如开悟的僧人。

 

通过他们的金玉良言,我们知道了全身心投入工作,认真地生活,不仅是为了赚取金钱,而且对于磨炼人的灵魂、心志都能起到极大的作用。

 

当初我找不到工作,不得不进入一家破公司,又不得不埋头于精密陶瓷的研究。我一心不乱、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建公司后,为了不让曾是中小、中坚企业的京瓷公司破产,我从早到晚、夜以继日,珍惜一分一秒,拼命工作。

 

现在回过头来看,正是这种拼命工作的态度,塑造了我自己的人格。现在我能够如此侃侃而谈,就是我将自己的心血倾注于工作的结果。

 

4、坚持读书并勤于反省

 

听一位经营者说,他在20年前听我说过“回顾自己半生,每天都在不断提高理念”。

 

当时他非常感动,因为我强调的不是提高经营技能,而是每天坚持不懈,提高经营理念、思维方式和哲学。

 

年轻时,我的枕边常常放着几十本关于哲学或宗教的书籍。临睡前,我总是尽可能看上几页,不管再晚回家,我也要看上一两页。

 

我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学习先圣贤人留下的道理,使自己的人格每天得到提高。

 

每当我读得感动莫名,心潮澎湃,常常久久无法读下一行。于是,我在这些令我感动的话语下面画线,以待日后回味。

 

用这样的办法,读一页往往要花上三四十分钟,但这样读书,才能将其中的道理真正融入自己的血肉中。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不时回顾做人应有的原则,反省自身言行,持续努力,尽可能向这些理念靠拢。

 

既然是人,就无法百分之百做到这些道理,即便如此,也要认真思考,时刻反省,尽可能提高心性,完善人格。

 

 

5、运用理性和良心去积累“为善的经验”

我认为运用理性和良心来抑制感性和本能,去控制它们,这种努力非常重要。 
遵循发自真我及灵魂的理性与良心,把正确的伦理观、道德观注入心中,也就是遵照“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思维方式,把“知足”的生存方式铭刻于心,放弃无止境追求欲望的贪婪之念。
这样不断地用理性和良心来制约感性和本能,一步步度过自己的人生,积累“为善的经验”,就能磨炼心志,自然而然地向悟道的境界靠拢。
通过这样的修行变得高尚的灵魂,不仅在现世能发挥作用,而且会延续到来世。
人生正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尽一切可能让内心的“念头”纯粹而又充满善意。
当心存美好善良之念时,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我们的人生将注定会美好而又充实。
 

6、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铭记感谢之心

 

对于自己身处的环境,可以采取两种态度。一种是负面消极:卑怯或者憎恨。
另一种是正面积极,把客户提出的苛刻要求看作提升自己的机会。因为选择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人当下越是痛苦就越会发牢骚,鸣不平。但是,这种牢骚和不平,其结果都会返回到自己身上,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
所以我认为,不管身处怎样的环境,都不能忘记感谢之心。

 

 

但在现实中,即使强调要持有感谢之心,却总是持有不了。尽管如此,要告诉自己哪怕勉强,也要说:“谢谢。”这句话非常重要。
这样来把感谢这种行为习惯化。
通过这种哪怕勉强,也要让自己心里想“谢谢”的做法,可以让自己的情绪轻松起来,内心开朗起来。
再进一步,诚恳地将“谢谢您了”这句话说出口,那么,周围听的人也会心情舒畅,整个氛围就会变得和谐。相反,郁积怨言的糟糕氛围,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不幸。
不管对于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要表达感谢,这是优先一切的大事,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感谢是万能药,感谢不仅能把自己引向愉悦的境界,同时,也会让周围的人快乐起来。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要发牢骚、鸣不平。
对活着,不!对让我活着,时时地、由衷地表示感谢。
这样来培育一颗能够感受到幸福的心,就能把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润泽和圆满。

 

四、结局: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你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发生180°的转变

 

当你的思维方式达到了一定层次,你就能洞察事物的本质,你也将拥有别开生面的人生。

 

 

 

 

 

来源:山东盛和塾

暂无信息

关注公众号

你可能喜欢

深圳市炎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9年 xyz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9120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