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一个企业是否能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着产品的生命,甚至是整个企业的发展。
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只有保障了产品的质量,赢得了用户的认可,才能极大的可能保证企业的良好的发展。
那在现阶段的国内市场中,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普遍采用的是“选择相对论”的方法,也就是通过产品之间相互对比的方式,选择质量更好,价格更优惠的产品。
然后现在仍然有很多企业在遇到了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客户投诉的情况下要么就换货,要么就打折扣,这也成了很多企业的诟病。
那什么才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根本原因呢?
看起来是事没做好
当我们的质量出现问题时,理由要么就是员工一时疏忽这道工序没有做到位,要么就是工程师最开始在设计的时候把规格弄错了,再或者就是供应商的问题等等。
然后我们再针对错误的关键点纠正改正,没有进一步的检讨反思,甚至连个记录都没有,这样的流程看起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样一年下来看似顺顺利利,其实是没有任何进步。
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质量往往是由标准和标准的执行来共同决定的。标准分为产品的标准、产品工艺的标准、员工的执行标准和机器的工作标准等,当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么就是标准制度出了问题,要么 就是标准在执行阶段出了问题,再或者就是两者都有。
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做到事前”确认“,事中”管控“,事后”把控总结“,我们的管理者过于依赖过往的工作经验,很难有更高的突破,如果每款产品都是这样止步不前,那么企业也就不会进步,最后导致的企业衰退也就是必然的事情。
不仅如此,质量的良莠还和样品的精准度有很大的关联,在我们的实际研发中肯定会一个产品从”0“到“1”或者是从”1.0“到”1.x“的过程。
因为市场与研发的配合不协调,导致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或者是关键节点验证缺失的情况,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样品没有代表性,量产难于精确复制的缺陷。
很多时候返工修复、延长货期、制造成本失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样品精准度不达标所导致的。
其实是人没有用对
标准是导致事情没有一次性做对的根本,然后标准流程的缺乏却是管理人员的无能,关键岗位的用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让一个缺乏质量观念的人去做厂长,肯定会带坏一整个团队,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质量问题!有的是研发设计的质量问题,采购质量的问题,生产过程加工质量的问题,检验准确与否的质量问题,以及进一步战略决策质量的问题等。
要让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什么样的人很关键。但用人,绝不仅仅指的是质量经理人的用人问题。
质量问题的背后,实质上是一家企业管理无能的表现
质量做不好,就是一家企业管理无能的表现。
虽然这个结论会让人很不舒服,但现实是很残酷的,其实质量问题频发的背后,是事情的根本的问题没理顺,而质量问题频发的背后,是一家企业用人出了问题。
要看以为质量负责人是否懂得质量,就要看他要用什么样的质量指标与其他部门沟通,要看一家企业是否重视质量,就要看这家企业的质量经理人是否在该企业担任重要的角色和在他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态度就知道了。
产品质量问题
是靠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研发与营销过程,是用户以及客户要求转化为内部标准,成品标准分解为工艺路线与工序参数,半成品与原料标准的标准传递过程;是做事的路径(流程)来规范的,这背后是产品组合策略,标准体系,研发设计流程,5M1E 过程管控,计量等一系列模块来支撑的。
而人的问题
是靠权力分配,授权,激励与纪律来驱动的,这背后是组织的架构调整,职责分配,权力与权限匹配,定岗等级,绩效考核与行为纪律来配套的。
而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把个人单兵作战的能力转化为组织能力,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绩效导向与用人导向机制是关键。
质量不好,就是管理不行,是这家核心经营团队管理无能的表现,其它的都是借口。
质量是一家公司战略和政策的结果,而不是技术活动。态度与决心是心智活动,预防是工作方式问题,这些都是管理问题。
质量改进,没有点石成金,只有久炼成器;而如果认知正确,方法得当,工具先进,会带来持续强劲的收益。
横向打通“产品质量-运营质量-经营质量”,纵向打通“物的质量-事的质量-人的质量”,对于一家企业的生存与健康永续发展,生死攸关。
暂无信息
深圳市炎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c) 2019年 xyz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粤ICP备191208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