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始断舍离,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2022/3/3 0:00:00
网上有人问:“一个人最舒心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物质极简,追求纯粹,圈子干净。”
的确,人活一世,越简单越幸福,越放下越富有,越能做到断舍离,越是舒心。
有个高赞回答是这么说的:“物质极简,追求纯粹,圈子干净。”
的确,人活一世,越简单越幸福,越放下越富有,越能做到断舍离,越是舒心。
刚到北京时,Moor只有25岁,和大多数小年轻一样,都迷恋着大都市的繁华,喜欢靠各种物质来奖励自己。
最开始,她和男友一起租着一套26平的小公寓,房租每月1750元,只占二人收入一成左右。
但因为他们把所有的休闲时间、精力、金钱,都“投资”给了各大商圈,所以他们是基本没啥存款。
为了有更大的空间装下自己的物欲,他们搬到了更大的屋子,行李也从一开始的两个拉杆箱变成两个货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他们的收入从8000变成了20000,但依然是月光。
赚得越多、花得越多,花得越多、就要赚得更多,这似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他们就像上了跑轮的仓鼠一样,只能使劲跑,停下来心里就怕怕的。

34岁这年,他们决定改变,开始了自己断舍离的生活。
家务少了,逛公园的时间有了,到了晚上,还有空闲打太极。
如今,他们所有的家当加在一起也就4个纸箱子,但是存款却越来越多,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在一个可以时时刻刻进行横向对比的年代,很多人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内心依然会有所负累。
这是因为,精彩的人生,并不在于拥有多少物品,而在于拥有多少让自己愉悦的时间。
畅销书《富足人生:要钱还是要命》中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与有钱有物相比,有闲才是真正的富足。
Moor正是如此,给自己的生活做了一次断舍离,才把自己从物质的依赖、对买买买的虚幻满足中解救了出来。
今天,不妨也给物质做一次断舍离,相信你也会在素简中寻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听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之所以累,是因为你追求的东西是错的。”
年少时,周深就有着一副好嗓子,还曾靠着翻唱而走红网络。
但和普通家庭一样,他父母并不认为艺术是一条可靠之路,便把他送到乌克兰学医。
高深莫测的医学理论,加上陌生的语言,让周深的那段日子苦不堪言。
相对娇小的身材和与众不同的声音,更是让他遭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排斥。
随后,在努力和天赋的加持下,周深顺利考入了利沃夫国立音乐学院。
但能够从事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事儿,似乎一切就变得没那么苦了。
2014年,《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开播,周深的一曲《欢颜》技惊四座,让三位导师为他纷纷转身。
后来,因《大鱼海棠》的热映,一首《大鱼》让更多人认识了周深。
如今,周深更是成了OST小王子,只要他一开口,大家的情绪氛围也就上来了。
人这一辈子,有自己擅长之事,就有自己力不能及之事。
要知道,恰到好处的放弃,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及时止损与继续前行的方式。
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放弃是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一种选择,学会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
走不通的路,要学会转弯;爱不到的人,也要学会放手。
在热播剧《相逢时节》中,陈昕儿和简宏成是一对中年离异夫妻。
陈昕儿觉得简宏成只知道赚钱,从没把自己和这个家放在眼里。
甚至神神叨叨,怀疑二人感情破裂是由于他人介入了自己的婚姻。
在好友的轮番劝导下,陈昕儿慢慢意识到,与其把时间耗在心已经不在自己的人这里,还不如重新去追逐自己的价值。
当她开始打心底里离了这个缘分已尽之人时,她释然了,坦荡了,也舒心了。
缘起时要满心欢喜,缘尽时也该体面结束,从此山高路远,各自珍重,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
《断舍离》中有这么一句话:“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我。”
诚然,人这一生,想要的东西有很多,但需要的东西却很少。
所谓断舍离,就是在对周遭的物品、努力的方向、复杂的关系不断精简之后,获得更加纯粹、精简的自我。
在你不断向周遭获取能量、信息、物品、情感等等需求时,也一定要学会断舍离。
当你放下过往的那一刻,或许就重新拥有了崭新的未来。
暂无信息